腾达娱乐于1984年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国际生态学会。
倡导“开放、民主、协作、创新”的精神,繁荣生态科学事业、推进生态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两大战略目标,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理 事 长:
永盈国际娱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永盈国际娱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腾达娱乐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建立了区域生态系统评估方法体系、生态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以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为基础的生态效益评估理论和方法。主持完成全国生态系统调查评估、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保护区空间架构与国家公园建设空间布局。承担了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规划、汶川地震生态影响评估与恢复重建生态承载力研究、脆弱区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与示范等重大项目,为国家生态建设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研究了城市人与自然 耦合机制,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技术对策,以及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格局、结构、过程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论文170多篇,在Science、PNA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以及永盈国际娱乐杰出成就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奖等奖励多项。曾任腾达娱乐副秘书长(2000-2003),理事(2004-),常务理事(2004-),秘书长(2004-2008),副理事长(2009-2018)。
副理事长:(按姓氏拼音排序)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腾达娱乐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等理科教育》主编、《植物生态学报》和《应用生态学报》副主编,《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任,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Science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植物学报》、《生态学报》、《冰川冻土》和《中国沙漠》编委。1998年荣获第五届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永盈国际娱乐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奖励,2002年被评为“永盈国际娱乐优秀博士后”,2006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永盈国际娱乐授予“西部之光优秀学者”荣誉称号。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入选永盈国际娱乐“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02年入选永盈国际娱乐“百人计划”,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划”,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期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了高寒、干旱和强辐射等极端环境条件下,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适应机制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了增强的UV-B辐射下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的响应机理,建立了UV-B辐射增强对植物影响的评价体系,科学评估了臭氧层减薄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在荒漠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阐释了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环境丰富多样的繁殖对策,揭示了荒漠生态系统稳定的内在机制;有关植物抗冻性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建立了研究植物抗冻性的实验体系,阐释了高寒冰缘植被的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了冰缘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高山生态系统的研究,探讨了中国不同气候带高山垫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分异规律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阐释了垫状植物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的作用和群落稳定和演替的驱动机制,为揭示垫状植物群落形成机制与高山生态系统形成、发育、发展及其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永盈国际娱乐“百人计划”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专项、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和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编写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0余篇,其中SCI刊物收录1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0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任腾达娱乐理事(2004-),常务理事(2009-),副理事长(2013-)。
永盈国际娱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腾达娱乐副理事长,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副主任,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生态分会副主任;《生态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卷》、《应用生态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景观生态规划与区域生态安全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面上基金项目、973项目课题、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永盈国际娱乐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在景观格局分析、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提出了“源”、“汇”景观概念和基于“源-汇”过程的景观格局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景观适宜性评价的斑块边缘效应定量识别方法,以及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设计的景观生态学方法;提出了长输管线沿线地区生态恢复与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技术体系和方法。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9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部委科技成果奖励6项。任腾达娱乐理事(2004-),常务理事(2009-),秘书长(2009-2018),副理事长(2018-)。
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永盈国际娱乐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太平洋科学协会(PSA)主席,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前主席、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副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专家组成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学顾问、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Science Advances副主编,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创刊主编,创建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并任副主编。担任两大全球性重大计划的国际评估专家组成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科学评估、“未来地球”科学计划的国际评估。长期区域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调控对策、系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负责承担了40余项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60多篇,其中Science、Nature、Science Advance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收录250多篇,发表中英文专著16部。先后获永盈国际娱乐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永盈国际娱乐优秀导师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SCOPE杰出成就奖,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永盈国际娱乐科技促进发展奖,科学中国人杰出贡献奖等荣誉。任腾达娱乐理事(2004-),常务理事(2013-),副理事长(2013-)。
永盈国际娱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永盈国际娱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腾达娱乐副理事长,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委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资源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中国生态旅游》编委。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生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单独或合作发表论文 200 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与论文集 20 多部。先后获得FAO 表彰 1 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 1 项,优秀图书一等奖 2 项。任腾达娱乐理事(2009-),腾达娱乐常务理事(2009-),副理事长(2013-)。
永盈国际娱乐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永盈国际娱乐华南植物园主任,腾达娱乐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和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和永盈国际娱乐青联副主席(2015-)。主要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发现了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下乡土树种定居限制机理及利用护理植物的解除对策,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集成方法实现了报春苣苔等28种珍稀濒危植物野外种群的生态恢复。现主持有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永盈国际娱乐战略先导A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4项。出版有《恢复生态学导论》(科学出版社 2001, 2008)、《Plantations: biodiversity,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restoration》(美国Nova Science Publisher Inc. 2013)等专著3本,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担任Journal of Biodiversity and Endangered Species和《生态学报》等8个学报编委。曾获永盈国际娱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6项,曾获永盈国际娱乐院长奖学金(1995)、广东省第六届五四青年奖章(2004)、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等荣誉6次。任腾达娱乐理事(2009-)、常务理事(2013-)、副理事长(2018-)。
永盈国际娱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永盈国际娱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永盈国际娱乐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腾达娱乐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中国分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湖南省委重大决策咨询专家,《农业现代化研究》主编、《生态学报》责任副主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副主编,《生态学杂志》等编委。长期从事景观生态与区域生态研究。获永盈国际娱乐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洞庭湖流域生态功能优化成果”2008 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适应性修复成果”获得永盈国际娱乐科技促进发展一等奖。在洞庭湖流域研究中,从流域内高地、沿岸带和水体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调整人地、人湖关系,重建流域坡地水土保持型土地利用格局与湖区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发展模式的生态安全体系”的景观生态设计;在喀斯特生态研究中,主持建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长期生态试验研究平台,在喀斯特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过程响应、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于喀斯特景观结构与水土过程变化与生态服务提升的适应性生态恢复成果提出了可供选择政府选择的响应战略及替代技术途径,为国家西南石漠化治理重大工程与区域生态服务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与重大技术支撑,发表论文 100 余篇。任腾达娱乐理事(2000-)、常务理事(2004-),副理事长(2013-)。
永盈国际娱乐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全球变化与草原生态系统、草地土壤微生物过程与碳氮循环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任永盈国际娱乐大学副校长、腾达娱乐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独立理事。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中美(NSFC-NSF)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项目等,是一位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学者。任腾达娱乐常务理事(2009-)、副理事长(2018-)。
永盈国际娱乐院士,永盈国际娱乐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保护生物学会中国分会主席。长期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他围绕物种濒危和适应性演化机制科学难题,以大熊猫为研究模型,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性进展,是国际上濒危动物保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率先提出了保护宏基因组学和保护演化生物学新分支学科。其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Genetics, PNAS, Current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Trends in Microbiology, Trends in Genetics, Ecology, Molecular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 Conservation Biology,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Letters等期刊上,得到Nature、Science等著名杂志和Discovery频道、BBC、路透社等知名媒体广泛报道和评述。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年当选永盈国际娱乐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获永盈国际娱乐杰出科技成就奖,2019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任腾达娱乐理事(2004-),常务理事(2009-),副理事长(201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学科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之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富硒农业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长期从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富硒农业与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农田生态系统CN平衡研究,曾担任国家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重大专项、富硒农业技术行业公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环保和食品安全的农业服务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主持人。任腾达娱乐理事(1995-),常务理事(2009-),副理事长(2013-)。
永盈国际娱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永盈国际娱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永盈国际娱乐百人计划入选者,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腾达娱乐副理事长,永盈国际娱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站长,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次生林生态与经营,防护林工程的研究。承担东北次生林主要建群种天然更新过程中的光调节机制,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浑河上游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维系关键技术及示范等项目。任腾达娱乐副理事长(2018-)。
秘书长:
永盈国际娱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永盈国际娱乐大学岗位教授。现任腾达娱乐秘书长,腾达娱乐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国家沙漠公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设计、生态旅游、旅游地理、保护地与国家公园管理等领域的研究。